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综合要闻
濮阳市“四大产业”把稳秸秆综合利用“炼金术”
发布时间:2025-11-6 14:50:23    来源:濮阳网    点击:12次    [关闭本页]

“预计今年濮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370万吨,通过‘五料化’利用及直接还田355万吨,综合利用率超过95%。”10月31日,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秋季现场会上,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成果赢得现场掌声雷动。

农作物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曾几何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秸秆收集与处理不易,秸秆的归宿是“一烧了之”。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快捷,不需要额外的劳动力和成本,但是会带来火灾隐患、环境污染等诸多危害。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踩在龙都大地的田埂上,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农村工作者看到了“濮阳答案”。《濮阳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显示:强化秸秆禁烧监管、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健全秸秆收储体系、培育壮大秸秆产业……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南乐县西邵乡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丰帆新能源、华乐科技观摩,见证了从田间散落秸秆到基地成型“秸秆卷”、从生物质原料到高密度秸秆燃料、从全自动柔性热成型生产线到可降解食品包装容器的一步步转变。大家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成果,拿出笔记本记录经验。

濮阳作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耕地384.38万亩,以全省第13位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省第9位的粮食产量。面对海量秸秆资源,我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依托优势、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了“龙头企业+收储体系”产业发展路径,构建起“就地消纳、变废为宝、降本增效”的农业循环闭环,“四大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含金量。

秸秆制生物基遥遥领先。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该县逐步建成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聚乳酸改性材料,到可降解塑料袋、餐具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汇聚企业18家,产能达80万吨,为秸秆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秸秆燃料化再谱新篇。我市依托已有生物质燃料化产业优势,加快推进秸秆收储网络建设,合理布局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进一步完善秸秆燃料化利用原料供应链条。同时,加强与中裕燃气、中技研集团、河南省投资集团等企业战略合作,进一步提高绿探集团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物质锅炉(炉具)装备制造能力,将其培育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生态绿色能源利用领域知名企业。

秸秆基料化兴业富民。我市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金字招牌,发挥清丰县食用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基料原料的食用菌种植。重点推进以三餐源公司为龙头的双孢菇种植、范县陈庄镇为基地的赤松茸种植,大力推广“粮菇轮作—赤松茸种植”等模式,通过食用菌产业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把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食用菌基料,实现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秸秆制甲醇如虎添翼。我市是省政府确定的“郑汴洛濮氢走廊”城市,现有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10家,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结合濮阳市氢能产业优势,计划在濮阳市投资建设“中广核濮阳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被列入省、市2025年“两高”重点项目。项目规划建设20万吨/年绿色甲醇生产装置,配套建设源网荷储风电、储能及水电解制氢装置和生物质收储加工工厂,年利用秸秆75万吨。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计划今年12月份开工建设,2027年9月30日前投产。记者 张西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21-2026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西路267号
电话:0393-6661855   邮箱:pyskxy#163.com(请将#改为@)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5551号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