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综合要闻
教育部将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4-9-29 15:50:40    来源:中国高新网    点击:579次    [关闭本页]

“高校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世界性难题和共同关注的问题。”9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高校要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将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徐想 摄)
 

怀进鹏表示,教育是推进创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也兼具创造知识和创造价值的重大属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教育系统肩负着不可或缺的重大责任。

怀进鹏介绍,知识创造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在这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七成来自高校、技术发明奖七成来自高校,体现了高校主力军和策源地的作用。

他指出,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未来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重大工程以及国家创新和产业发展都极其重要。因此,高校要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要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结合起来。”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通过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支持高校更有效地发展。“保证源头活水,才有后续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这要求我们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融入学科交叉和基础研究中,为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创造源头”。

此外,技术转移转化要鼓励下“笨功夫”。怀进鹏表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既要把已有的知识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也要把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在这方面,教育部正在建立有效机制,创造良好生态。在探索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把人才培养、发现问题和建立生态有机结合起来,期望高校在创造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教育部将支持鼓励一批青年教师深入到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中,把功夫做足,把研究做透,实现未来创造性知识的发现。将支持长周期的科学项目,同时在评价体制改革和优化中支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希望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高等研究院的建设相结合,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我们的供给有机结合,把评价机制改革加强起来。”怀进鹏表示,这是教育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最为典型、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的重要工作,目前还没有一成不变的机制,教育部试图先建立结构、形成生态,以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活力、发展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21-2026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西路267号
电话:0393-6661855   邮箱:pyskxy#163.com(请将#改为@)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5551号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