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争粉)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发布“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24中国生物制造创新力榜单”。其中2024最具生物制造创新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榜单显示,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都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天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10大基地入选“2024 最具生物制造创新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该创新力榜单由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发起、火石创造提供数据支持、戈壁创投提供创投资源支持,以2024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并基于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联合全国2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多个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生态合作平台,共同甄选出一批生物制造领域优质项目。
榜单显示,入选基地呈现出沿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分布,东部沿海集中、中西部产业加速集聚的特征。
东部沿海集中。榜单中的前四位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均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反映出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地理位置、科研实力、经济条件等优势在生物制造创新力领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以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是中国生物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以生产制造、研究开发、专业服务三业并举,重点聚焦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四大领域。基地按照“1+4”架构进行空间布局,即一个核心区和四个扩展区,核心区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扩展区分别是:徐汇枫林地区,以原创研究和药物临床研究见长;青浦工业园区,主攻药物制剂和天然药物;南汇周康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奉贤星火地区,以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为主要特色。目前,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内生物领域的重要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中西部产业加速集聚。虽然东部地区占据着先发优势,但中西部城市生物制造产业正在加速聚集。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在生物制造创新力领域的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长沙市、成都市、重庆市和武汉市等城市。
以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是2006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认定的、以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区为核心区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规划为“一园五区”,包括长沙生物医药园(核心区)和袁隆平生物农业产业区、常德化学制药产业区、岳阳生物医药产业区、株洲现代中药产业区、湘西中药谷(医药原料区)等拓展区。基地已集聚尔康制药、威尔曼制药、九典制药、泰尔制药及蓝思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医药产业聚集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