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综合要闻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京沪粤分列前三
发布时间:2024-9-9 16:38:16    来源:中国高新网    点击:1177次    [关闭本页]

9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比上年提高1.30分,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指数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分别为89.45分、89.20分、86.05分,分列前三位。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各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报告将31个省区市划分为3个梯队,分别为创新领先地区、中等创新地区和创新追赶地区。创新领先地区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2024年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中等创新地区的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包括重庆、湖北、安徽、陕西、四川、山东、湖南、福建、辽宁、江西、河南、吉林、河北、黑龙江、宁夏、广西、甘肃、贵州和海南这19个地区。创新追赶地区则为指数值低于50分的地区,包括山西、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和西藏6个地区,较2012年减少了12个地区。

京津冀交出的成绩单有目共睹。北京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至全国第一位,天津排在第五位,河北上升至第十九位。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实施亿元以上京津项目270个、总投资2037亿元。

与此同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再提速。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二位,江苏上升至全国第四位,浙江和安徽保持在全国第六位和第九位。长三角有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明显。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05分,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保持在全国首位。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25.2%、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排名第一,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排名第三,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第四。

长江经济带创新效能进一步显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共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0个,沿线1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比如,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8位,重庆、四川综合排名分别为第七位和第十一位。

黄河流域省区科技创新发展条件持续改善。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流域9省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其中,陕西综合排名第十位,科技人力资源上升3位;山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十二位,R&D经费支出规模居全国第五位;甘肃综合排名第二十三位,科研物质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排名均比上年上升5位。

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基本形成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为高地的区域创新格局。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21-2026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西路267号
电话:0393-6661855   邮箱:pyskxy#163.com(请将#改为@)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5551号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