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综合要闻
2024数字信任生态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8-21 16:10:14    来源:中国高新网    点击:211次    [关闭本页]

本报讯(记者 叶伟)8月20日,2024数字信任生态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数据智能,信任领航”为主题,齐聚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信任产业最新进展,发布了多项最新研究成果,启动了多项重要工作。

此次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TBI)、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数字信任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3)、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1)、 IEEE SA信任科技全球推进计划、中国互联网协会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承办,上海市徐汇区数据局协办。

此次会议共设置八大环节,包括主题分享、成果发布、工作组成立、颁证仪式、标准解读、闭门研讨等,涉及区块链、数字身份、数字信任、数据要素等多个主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兼技术部主任赵莹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区块链实验室主任、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毅,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副主任庞伟伟主持会议。赵莹在致辞中表示,数字信任技术将在数据收益分配、监管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激发数据共享流通意愿,保障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发展,而标准化工作是支撑数字信任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持续支持数字信任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TC603)开展数字信任相关工作。何宝宏以“2024数字信任观察”为主题作了分享。他表示,数字信任是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数据化的刚需,是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的拓展,是可信数据流通的必然要求。数字信任是指在数字世界中,通过制度、技术等一系列组合手段,在个人、组织等主体间构造稳定预期的能力。数字身份、区块链、隐私保护等技术将组成数字信任的关键技术底座,数据要素、Web3.0将成为数字信任发展的两个核心场景。孙毅围绕“区块链+数据要素”进行了主题分享,提出数据要素的核心是数据的共享、协同、融合,数据要素化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机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区块链技术有望促进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安全治理等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解决其在数据确权、流通等方面的核心痛点问题。

彭绍亮围绕生成式大模型与区块链深度融合进行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国内外技术融合的典型实践,提出区块链与大模型的结合可以将区块链共识计算资源转化为推动AI发展有价值的计算,同时区块链技术提供的数据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可以为AI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证,从而提高训练结果的可信度和模型的准确性。

会上,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经理郑炀枢发布了招商局集团面向航运贸易场景的新型联盟链应用实践,面向航运贸易数字化转型重大需求,基于自身全链路产业优势,依托DID、跨链、存证等区块链技术服务,积极运用分布式数字身份平台、统一跨链网关平台和区块链BaaS平台,围绕航贸协同、跨港通关、港区协同、智慧港口、物流协同和数字金融场景中进行实践,延展航运贸易生态价值。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主任姜春宇发布《数字信任产业图谱》。该图谱全面梳理了数字信任技术、产品、应用的发展情况,系统性梳理了我国数字信任产业发展动态,洞察产业现状及全景生态,将成为促进行业交流、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我国数字信任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所副所长粟栗、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主任姜春宇、中国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梦晗、中国联通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任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永靖,共同发布《未来网络支撑下的数字身份体系: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2024)》报告,并由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副主任庞伟伟进行解读,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其全球互联的特性、端侧协同的安全环境、广泛的用户群体基础,正为数字身份技术发展赋能。

为推动通信网络与数字身份融合发展,会上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数字信任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3)未来网络数字身份应用工作组。城市码作为各地统一本地区人员、机构和设备等标识的载体,将有效提升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能力,会上中国信通院与上海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数字信任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3)城市一码通应用工作组。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李娜、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高级业务主管刘宾、国网江苏电科院高级工程师潘益分别就“面向Web 3.0的通信网数字身份体系”“2024年数字信任典型案例征集启动”“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运营商跨域结算平台参考框架标准解读”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第十一批可信区块链评测中共有9家单位13款产品通过评测。姜春宇为通过单位颁发证书。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工程师张启、程阳、张立锋、刘婷婷分别就《ITU-T区块链系列国际标准》《可信区块链 数据要素 流通应用指南》《数字身份:身份与访问管理技术应用指南》以及《数字身份:数字钱包通用技术要求》进行了标准发布及解读,并同步启动相关评测工作。

此外,会议还围绕“区块链赋能数据要素发展”“移动通信网络支撑的数字身份发展”“Web3.0技术应用创新发展”三大议题开展分组闭门研讨,参会专家为产业发展提出了众多真知灼见,激发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

未来,中国信通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和资源汇聚作用,强化技术标准研究、完善产品评测体系、推进产业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数字信任融合创新、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21-2026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西路267号
电话:0393-6661855   邮箱:pyskxy#163.com(请将#改为@)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5551号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