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6月17日自市人社局获悉,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出台《濮阳市“人才驱动 智造未来”人才助力制造业倍增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助力全市制造业倍增行动,坚持“引进为先、培育为基、留用为本”原则,创新人才的引进培育、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等政策措施,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活动,优化人才政策,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人才培训,留住核心人才,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推动人才资源与制造业企业发展匹配融合,为制造业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持续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为全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厘清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深入企业调研调查,掌握我市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编制岗位需求目录,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明确人才引进任务,结合企业需求,科学制订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岗位设置、人员数量、引进路径、给予待遇、责任部门等。
多渠道实施人才引进行动。以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组织制造业企业参加省内外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制造业“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对接洽谈会”等高校毕业生招聘服务系列活动。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制造业科研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生活保障,在科研贷款、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方面提供各类优惠政策。
重点引进技术技能人才。制订我市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目录,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初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
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实施“万名毕业生入濮行动”,引导和鼓励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发布实习目录和岗位清单。深化企业人才服务团,对符合政策的落实编制,支持重点企业招引急需紧缺青年人才,并给予财政补贴。
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力推进职业培训“助企强技”“名师助企、校企合作”等专项行动,扎实做好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高度耦合。
实施“市校合作”计划。采取政府搭建平台、高校对接制造业企业等措施,与省内外高校扩大交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培育人力资源品牌。结合制造业产业,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中原氢工”“中原焊工”“中原电工”“中原化工”等人力资源品牌。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围绕制造业企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建立完善以国赛、省赛为引领,市赛为龙头,专项、行业和地方各级竞赛为主体,企业、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拓展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人才(团队)项目评选,加大青年人才比重,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新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等阵地,发挥“传帮带”优势,培育一批青年工匠人才。
同时,打造“全天候”线上招聘平台,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构建“15分钟人力资源服务圈”,强化人力资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搭建服务企业平台。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李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