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的中原量子谷崭新亮相,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两周年之际,全国省(市、自治区)科学院第38次联席会议在河南举行,来自全国17家省级科学院的上百位嘉宾齐聚郑州,分享现代科研院所管理经验,共话省级科学院的美好明天。
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首的“十大战略”实施两年以来,河南“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已然形成,“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为支撑的中原科技城”成为其中关键一环。想感受创新发展的河南实践该去哪?少不了要去中原科技城转一圈。
中原量子谷展厅内人头攒动,量子蓝牙耳机、量子笔记本电脑、智慧实验终端等产品展现了入驻创新团队和孵化企业的最新成果,建设中的量子云算力平台也吸引了不少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人群中,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蔡立志分外显眼,活跃在每个展位的提问一线。
“量子信息技术是一种颠覆性的未来产业技术,以量子计算为例,它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河南及早布局量子产业,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成果落地转化,十分明智。
早在近20年前就开始跟河南“打交道”,这位老朋友面对如今的河南,直言“蛮羡慕的”。“河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对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的支持力度,我们外省市都有目共睹。”蔡立志说。
嵩山实验室、中原科技城投资促进中心、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考察团一路行进在中原科技城创新最活跃的区域。
名院大所纷纷落地布局,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原科技城核心片区在这里建成,省科学院“顶天”的科研也得以在这里“立地”。
有人深刻感受到河南力挺科技创新的决心。“能舍下土地商用的当期收益,把这么好的地段拿出来做科研,可以说河南是不惜血本将一切资源配置向这里聚集。”
有人大力点赞河南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河南省科学院专注科研攻关,中原科技城提供空间和服务,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将研与产无缝衔接。上接国家战略、科技前沿,下连产业发展、市场需求,这是真正地把科技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国地方科学院历史沿革相似、价值取向相近、发展利益相连,面临的问题相似。谁能在困境中蹚出一条新路,谁就握住了创新发展的“金钥匙”。
回程的车上,天南海北的口音,述说着同样的感慨:“大手笔、大动作”“河南把好做法都融会贯通了,集大成者”“一场由上至下全员行动的改革”“我们回去也要向省里打报告”……
“好点子、好想法,大家都不缺,但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真的落地,能不能顺利推进。河南在全国率先重建重振省科学院,为我们这些兄弟省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西省科学院科研开发处副处长于一尊说。
“河南省科学院的重建重振,不只对一家省级科研院所意义重大,它的背后其实是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将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产业布局、平台建设等等因素通盘考虑,足见河南省委站位之高、立意之远。”云南省科学技术院院长胡启相说。
冬日的龙湖北岸,风景依然秀丽。这片河南科创“新热土”,正孕育着更多创新发展的机遇。(记者 师喆)
责任编辑: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