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洛阳市科技局将围绕17条科技类惠企政策加大政策解读培训力度,年底前开展政策解读培训20场、助企帮扶服务100次,培训各类科技管理人员3000人次以上,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有效转变。
17条科技类惠企政策主要分为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五大类。
创新主体类政策主要奖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等。例如,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省创新龙头企业认定的,一次性分别奖励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对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创新平台(载体)类政策主要支持各类研发平台、创新创业载体、中试基地等。例如,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30万元。对经市级备案、首次通过省级认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分别一次性奖励8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创新人才(团队)引育类主要围绕河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洛阳市科技领军人才、河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等人才计划展开。例如,对河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洛阳采用“投贷联动+事后奖补”方式给予其最高5000万元股权投资、最高2000万元“科技贷”贷款额度和最高200万元事后奖补。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类主要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公益、乡村振兴公益和核心技术攻关等科技专项。例如,对单个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市财政最高支持500万元,对社会发展公益、乡村振兴公益、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市财政最高支持50万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类主要奖励国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及技术转让合同技术交易活动等。例如,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对促成市内外技术成果在市内转移转化的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按技术交易额的2%奖励,每家机构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政策的生命力在落实。今年以来,洛阳市科技局积极推动政策宣传,已举办5场成果直通车活动,开展14场政策解读培训;联合洛阳日报社等媒体举办“科技大讲堂——政策解读”等活动,通过掌上洛阳视频号、市科技局公众号等平台面向社会发布,培训人员超10万人次;编印《洛阳市科技局惠企政策汇编》1000余本,通过政策宣讲会、入企宣传等途径广泛发放,扩大政策知晓面和覆盖度。
下一步,洛阳市科技局将围绕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落实完善局领导包联县区及重点企业机制,构建“点—线—面”一体的政策宣传普及体系,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效,让政策效应释放得更加充分,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创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