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干字当头、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回眸“十四五”》专栏,全景式展现全市各地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高质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濮阳新篇章、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汇聚磅礴力量。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坐标上,我市以一组硬核数据刻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足迹:2024年,GDP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7%,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1%,居全省第2位;今年1至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十四五”全面开启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在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惠民生、守底线上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新,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实体经济根基更加夯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勇立新功、再创佳绩。清丰家具入选国家级消费名品方阵,9个品牌入选省级消费名品方阵;濮阳荣获河南“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全市唯一、全省工信系统唯一,荣获河南省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量质齐升、动能澎湃,工业发展步履铿锵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日,记者前往各县(区)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目之所及皆是林立的塔吊、忙碌的工人、来往穿梭的车辆与飞溅的焊花,耳畔回响着机器的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清丰县俞木匠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万套各类实木家具供不应求;在南乐县华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玉米芯、秸秆等生产的生物基可降解制品出口世界各地;在台前县金鸿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羽毛自动分拣机、插球机、注胶机、扎线机等500余台设备高效运行,用工400余人,年产羽毛球400万打……绿色家居、化工新材料、羽绒制品等支柱产业日新月异。
监测分析运行高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集中精力抓运行、强调度,全面精准、超前把握运行态势,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促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建立完善“监测—分析—应对”闭环调度机制,紧盯38家市级监测企业和各县(区)体量前20家重点企业,构建“分级响应—限期办结—协同攻坚”的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与电力、税务等市直部门和各县(区)的协同联动、信息共享,做到全场景监测、全流程分析。建立共商共研机制,每月中旬组织各县(区)开展月度经济形势研判,全面客观梳理增长点、存在问题,及早谋划应对;月末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突出常规调度与重点调度相结合,深入剖析重点指标、关联指标,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力促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工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工业规模、质量、结构全面优化提升,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在8月1日召开的濮阳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上,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市裕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巴德富(濮阳)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先后报喜——“在电子电气封装、OLED有机光电材料等关键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其中顺酐酸酐衍生物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龙头地位、国际市场占有率挺进全球前三强。”“公司深度整合产业链条、全面推进技改升级、精准开拓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成功突破发展瓶颈,产值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31%。”“作为集团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巴德富(濮阳)新材料产业园未来可期,集团正积极谋划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在濮落地。”
制造倍增、链群成势,产业体系向“新”而行
工业是强市之基、增长之源。近年来,一个个亮眼的数据,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彰显着濮阳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稳定向好的优良态势,见证着我市抓项目、强集群、促转型、优环境的坚实步伐,工业经济“主引擎”作用愈发强劲。
聚焦“产业优”,创新活力足。翻阅“十四五”制造业“答卷”,龙都濮阳向“新”向“智”渐成趋势。我市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围绕“引进+培育”扩大规模、“转型+增效”提升效益、“科创+研发”激发活力、“集群+链式”加速集聚等4个重点方面,逐步构建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体系。
出台濮阳市促进制造业倍增四年行动方案,明确11项重点任务,配套制订制造业投资拟入库等5张清单。2023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3%,居全省第1位。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7%,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1%,居全省第2位。
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产业聚链成群、蓄能成势。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6大集群和生物基材料、氢能等20条产业链,率先在全省建立“工作例会、清单管理、工作月报、督办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实行产业链“首席服务官、重点企业包联、重点项目包联、重点园区包联、创新平台包联”5项制度,定期向各产业链链长、产业链责任单位发送工作提醒函,持续完善“产业链、技术、人才、装备”四张图谱,推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双向赋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闭环产业链集群,南乐生物基被纳入河南省生物降解材料“一高地、三基地、多园区”产业布局;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油气装备等4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技改赋能提质焕新。全市工信系统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突破,坚持把“一转带三化”作为关键抓手,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改奖补资金7206万元,真金白银“直达快享”助力企业发展。抢抓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建立项目储备库,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推进机制。今年以来,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通过审核40个,贷款签约金额17.21亿元,已投放贷款9.82亿元;第一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审核3个,获得额度5241万元,已拨付至企业4665万元,第二批推荐的9个项目已通过国家部委审核7个,拟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亿余元。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奋力书写崭新篇章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初秋时节,龙都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创新动能驰而不息。全市上下实干争先、奋楫笃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全力拼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活力充沛。我市坚持在服务上统筹重点企业帮扶与经营主体培育,在机制上统筹具体问题化解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精准滴灌企业需求、穿透落实政策红利,筑牢工业经济稳增长根基。2021年以来,我市助企成效、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被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专班宣传组以工作动态和简报的专期形式刊发166次。聚焦大企业提效,支持企业扩产增效,促进百亿级企业体量增长、超50亿元企业再扩规模。圣恺环保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濮阳惠成作为第九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至工业和信息化部,5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2021年以来,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2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家,构建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我市分领域、分行业制订高端化改造路线图,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应用。雷佰瑞攻克“甲苯二胺加氢工艺”难题,打破国外垄断;骐业科技建成全球首条非粮“结晶葡萄糖”生产线;君恒生物成为首家获民航局适航批准的民营企业,成功为国内12家航班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2021年以来,培育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42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省级智能工厂8个、智能车间25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7个、数字领航企业1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优秀智能应用场景6个、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4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杆1个;龙丰纸业5G全连接工厂等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中原大化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新纺科技获评首批省级“零碳工厂”。
风正劲,帆已满。站在新的起点上,濮阳是高处奋进的攀登者、迎难而上的孤勇者,更是矢志创新的实践者。以改革再出发的昂扬姿态,全市工信系统正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牵引,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加速开启奋进新征程,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篇章贡献更多工业力量。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胡月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