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树木披上“金装”,草丛由绿渐黄,黄河与金堤河从台前县滚滚流过,好似一幅美不胜收的丹青水墨图。
寒潮之下,羽绒被、羽绒服等产品热销,台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越发忙碌起来,中国羽绒博物馆、国家棉花羽绒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台前国家质检中心”)、各大羽绒制品企业迎来各路参观者、考察者与广大客商,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台前羽绒:
“鸡毛飞上天”的百亿级产业
义乌商人始于“鸡毛换糖”,最终实现“鸡毛飞上天”的蜕变。地处豫鲁交会处的台前,因“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在台前”而被很多人称为“河南的义乌”“中原的温州”。
台前羽绒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很多台前人在东北等地从事建筑劳务工作,发现当地人把鸭鹅宰杀后就将剩下的羽毛遗弃了。聪明勤俭的台前人变废为宝,走村串户收购鸭毛、鹅毛,再通过邮局或托运方式把羽毛寄到老家。经过两三个月,等羽毛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台前人再返回老家进行粗加工和简单分拣,然后销往浙江萧山一带的羽绒加工厂,从中赚取部分差价。一传十、十传百,台前人收购羽毛的越来越多,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羽绒产业是勤劳的台前人用汗水一滴滴浇灌出来的!”这是熟悉台前人、了解台前羽绒产业的人的共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羽绒产品需求暴增,羽绒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富裕起来的台前羽毛商,陆续在家乡成立零星的加工厂。渐渐地,随着羽绒产业经验逐渐丰富、交易量大幅增加,台前羽绒产业逐渐由原来的粗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转变,形成了鸭鹅养殖、羽毛分拣水洗、羽绒服装服饰加工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国羽绒年产量占世界羽绒总产量的85%,台前羽绒年产量则占全国羽绒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台前县羽绒协会会长白宗仓介绍,时至今日,台前县羽绒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培育并集聚新塘羽绒、柳桥羽绒、鹏达羽绒等羽绒企业200余家,年生产优质羽绒近4万吨,年加工羽绒及服装制品3500万件(套),高端绒年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台前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中国优质羽绒基地”,正在向着羽绒百亿级产业快速迈进。
“国字号”赋能:
新质生产力蓄势再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
12月29日,记者走进台前国家质检中心,只见在科技感十足的恒温恒湿实验室内,10余名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手持先进仪器,正全神贯注地对羽绒进行检测。该实验室主要开展羽绒及制品委托检验、监督检验、仲裁检验、羽绒材料基础研究、羽绒制品研发等10余项业务。
隔壁纺织品物理性能实验室内,几名工作人员则在一台设备的协助下,对纺织品进行检验。据介绍,台前国家质检中心总建筑面积4278.7平方米,设有羽绒成分分析、羽绒理化、羽绒蓬松度等实验室30余个,拥有羽绒羽毛及纺织制品专用检验检测设备350余台(件)。
“中心由县政府与省纤维纺织质检院,以更名扩项方式合作创建。”台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延勤介绍,“今年4月10日,可行性报告和正式申请递交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召开司务会议审核通过;7月17日,台前国家质检中心正式获批。由此,全国第四家、北方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羽绒质检中心落户台前。”
“创建台前国家质检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促进台前羽绒产业蝶变升级、助力全市制造业做强做大、推动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重重困难,该局站位大局,主动加强与台前县委、县政府的沟通协作,督促指导做好实验室改造、人才引进等基础工作,先后10余次向上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协调,积极寻求指导、帮助,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并获得市政府《关于表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报》表扬。
“这是继浙江萧山、四川成都和江西共青城之后,国内第四家国家级羽绒检测中心。”鹏达羽绒董事长赵纪安感慨道,“中心为县内企业免费检验检测,不仅每年能为我们节省几十万元到外地检验检测的费用,而且能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来台前创业发展,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台前羽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便捷的优质服务。”
华丽绽放:
凤舞九天秀彩羽
填充羽绒的汉服,绣着甲骨文、皮影的羽绒服,以羽绒为材料制作的沙发、帐篷、挂画、猫窝……11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优秀设计师齐聚濮阳,奉上了一场以羽绒为主题的时尚秀,秀出了国内羽绒行业最新潮的创意。当日,台前·中国羽绒制品创意设计大赛圆满收官。本次赛事会聚国内外服装、羽绒等行业专家学者、领军人才及有关高校学生等,将行业发展聚光灯照向台前——这个以羽绒产业成名已久的“中国羽绒之乡”。正如中国丝绸服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丽君所言:“集全国多所高校和机构专业力量,为台前羽绒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提供创意智慧和设计力量,助力台前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
台前羽绒,乘着政策和行业的东风,在省、市、县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翩翩起舞:
——去年9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台前县调研时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发展,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主导产业高位嫁接、转型升级,提升教育、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打造公共服务“高地”,形成要素汇聚“洼地”,加快走向发展“前台”;
——今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全国羽绒制品集散地”作为台前的发展定位之一;
——市委、市政府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台前羽绒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产业支撑,引育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不断延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台前县对羽绒产业发展进行再梳理、再定位、再聚焦,出台《台前县促进羽绒及服饰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补短链、促强链、带延链,实现了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终端消费品的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台前县共签约羽绒项目9个,概算总投资36.8亿元。提品质、树品牌、促转型、优服务、延链条,台前羽绒产业彩羽斑斓、振翅翱翔:持续深化与豫检集团、广检集团合作,围绕羽绒产业产品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行业标准制订、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依托新质生产力赋能打造延链补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与湖北华纺供应链公司合作,计划引进专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着力打造“两基地一中心”(全球最大的优质羽绒集散基地、中国最大的羽绒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国际羽绒交易中心)。记者 张西恒 李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