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文化
“公共文化+”融出时尚新潮流
发布时间:2024-4-17 16:32:33    点击:2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日,广东东莞舞蹈团的团员来到东莞厚街名家居世博园第51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现场,表演群舞《莞香》。她们身着清雅淡蓝的岭南风格长裙服饰、轻薄如烟的纱巾,穿梭在岭南镂空雕花庭院大门、新中式家居展厅中翩翩起舞,演绎“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国寿红木家具、整装软饰设计总监陈映雄说:“舞蹈《莞香》以快闪的形式,很好地传达出我们对制造美学和东方美学的融合理念。” 一位外国采购商说:“演出以家具空间为舞台背景,让我体验到了中式美学。”

  这是“火柴盒·东莞制潮”家具特辑活动的现场,展现了潮流艺术品牌与东莞制造的跨界融合。东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于2022年启动,今年进入“打造原创、品牌延伸”的3.0阶段,推出“东莞制潮N特辑”,以文化IP为东莞服装、潮玩、家居、食品传统产业和产品推广赋能。

  这也是东莞推动公共文化跨界融合、实现潮流时尚表达的创新实践。作为GDP超万亿元、超千万人口的制造业之城,如何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努力探索“公共文化+”发展路径,促进公共文化与商贸、旅游、体育、制造等行业跨界融合,以缤纷、时尚的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新场景,塑造城市潮流时尚的气质。

  走出图书馆,融入大社会。东莞图书馆加强全市阅读资源整合,实施“图书馆+”发展计划,通过总分馆联动融合“馆界”、行业联动跨越“业界”、社会联动凝聚新“阅读界”,推进图书馆体系与各界资源共建共享。去年,东莞图书馆整合全市图书馆总分馆资源,联动开展阅读活动1000多场;与博物馆联盟、剧院联盟、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跨界联动,如携手东莞市博物馆开展“如‘阅’而至·遇‘荐’博学东莞”活动,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合办林则徐家书主题研读会。这些跨界阅读活动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2023年,全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3万余场,参与者超过511万人次。

  在东莞市中心所在地南城街道,公共文化与旅游、体育、商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打造“潮流南城”文化名片。南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少文介绍,南城瞄准暑假和新年等人员流动大的消费黄金期,有针对性地选取大型商圈、产业园区、写字楼以及社区、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暑期嘉年华、新年嘉年华主题活动,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超过38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8亿元。如去年举办的暑期嘉年华为期12天,既有宏远篮球明星见面会、“潮流东莞·火柴盒”、电影周等活动,又有购物节、美食节、咖啡节等年轻时尚的潮流集市。

  长安镇则着力推动文教体深度融合,整合教育、体育等资源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了“大宣教文体旅”工作格局,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该镇将长安镇图书馆、饶宗颐美术馆(展览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莲花山风景区串珠成链,形成覆盖全域的青少年课后研学路线,并依托绿道旅游资源开展青少年课外生活。同时,在校园建设新型文化空间,拓宽学校课后服务活动阵地。2022年6月启用的长安书苑,打造集教育培训、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教育综合体,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课后服务。雅正学校校长程利金说,长安书苑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开设艺术、体能拓展等系列课程,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今年,沙田镇中心小学和第三小学图书馆比往年更热闹,师生频繁出入其中,精心挑选图书,通过“班级微书馆”为同学们提供借阅服务。沙田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陈芷均说,“班级微书馆”一次能借100本书,同学们享受到了阅读自由。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中,东莞图书馆沙田分馆与教育管理中心联动,开展“班级微书馆”项目,打造特色阅读品牌,激发师生阅读热情。截至3月中旬,沙田镇“班级微书馆”已经过百,居全市之首。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在学校推广“班级微书馆”模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必须坚持共建共享,激发基层活力,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文化强市建设强大活力。”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康说。为了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充盈千万人口的精神生活,今年,东莞将升级打造“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品牌,办好湾区文采会、全民艺术节、市民艺术大讲堂、百村文艺汇演等活动,建强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三大联盟”以及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等特色文化活动。(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网站编辑:穆 菁
首页 | PC版 | 关于我